热线电话
0728-5223120

关注

微信扫一扫
关注公众号

宝宝一喝奶就拉肚子,可能中招“乳糖不耐受”!

发布时间:2023年06月05日
来源:

宝宝一喝奶就拉肚子,可能中招“乳糖不耐受”!

吃母乳拉肚子,喝牛奶也拉肚子。经常碰到许多宝妈因为宝宝拉肚子就盲目给宝宝服用止泻药,然而并起不到作用。

其实宝宝喝奶后拉肚子可能是“乳糖不耐受”导致的。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乳糖不耐受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
什么是乳糖不耐受

乳糖不耐受是当人体乳糖酶缺乏或乳糖酶活性较低时,乳糖不能被消化、吸收,而是直接进入大肠,经大肠菌群的发酵,产酸产气,从而出现胀气、腹胀、腹痛或腹泻等一系列消化道表现,临床称之为乳糖不耐受症。

乳糖不耐受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最为常见,儿童大多数发生在7-8岁左右,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消化功能的完善会逐渐好转。当然成人也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,需减少乳糖的摄入从而避免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。

为什么会发生乳糖不耐受

乳糖吸收不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

先天性乳糖酶缺乏:是指患儿出生时机体内就缺乏乳糖酶或酶活性低下,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,十分罕见。患儿甚至不能耐受母乳喂养,频繁呕吐,可有腹泻、大便成泡沫状且含有乳糖和乳酸,可出现黄疸、智力障碍、营养不良等。

原发性乳糖不耐受(成人型乳糖酶缺乏):指断奶后,小肠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或消失。尤其是在学龄期,人体的乳糖酶水平会大幅度降低,导致摄入乳糖后会产生不适。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,其发生率随种族和地区环境而异。

继发性乳糖不耐受:是由于宝宝的小肠绒毛受到炎症、病毒感染等刺激后受损(如肠炎、轮状病毒感染等),不能分泌足够的乳糖酶而引起的。

乳糖不耐受有哪些表现

 乳糖不耐受可以表现为腹胀、拉肚子、胃痛等症状。

1、腹胀:乳糖不耐受的患者无法充分吸收乳糖,乳糖被体内的细菌利用产生大量气体,容易造成腹胀。

2、拉肚子:通常情况下,拉肚子是乳糖不耐受的主要症状之一。当体内的乳糖无法被吸收时,人体结肠内的水分因渗透压增高而增多,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拉肚子的情况。

3、胃痛:通常情况下,当人体摄入大量乳糖,但是不能分解乳糖时,乳糖会堆积在结肠的位置。此时乳糖会被体内细菌分解,产生大量沼气和其他酸性气体刺激胃部,导致患者出现胃痛的症状。

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常见症状是腹泻,典型的粪便为黄色稀便,或呈蛋花汤样,带泡沫及酸臭味,有奶块,少数患儿有回奶或呕吐。患儿还伴有腹胀和不同程度的不安、易哭闹,排便或经治疗后腹泻好转。

乳糖不耐受有哪些危害

乳糖不耐受可能会对宝宝有以下危害:

1、营养不良:宝宝乳糖不耐会影响到对奶粉中的钙质、磷、铁等元素的吸收,长期以往会导致贫血、缺钙、缺锌等现象,从而影响到宝宝生长发育,造成营养不良。

2、尿布疹:宝宝乳糖不耐会导致乳糖无法在体内分解、吸收、消化,导致奶液滞留到肠道中,容易形成有害物质,进而引起腹泻。若腹泻长时间无法改善,则容易诱发尿布疹。

3、智力发育:宝宝乳糖不耐导致无法消化吸收乳糖,体内缺乏半乳糖,长期以往可能会影响到智力发育,因为半乳糖是大脑发育十分重要的物质,因此具有较大的危害。

如何判断是否乳糖不耐受

1、氢呼气试验:测试前12小时须禁食,然后摄入25g乳糖,如果患者呼吸中的氢气或甲烷含量高,就表示乳糖不耐的几率大。这是最准确的乳糖不耐的检测方法。但由于这种测试可能导致严重腹泻,而且需要禁食时间比较长,所以通常不对婴幼儿使用。

2、其他测试:粪便酸碱性、大便还原糖、尿半乳糖、肠道病理切片等也可用于诊断乳糖不耐受。

乳糖不耐受如何治疗

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要是没有发生拉肚的情况,或者是大便次数不多,也不影响生长发育,那么不需要特别治疗。如果拉肚,次数还多,体重长的慢,就需要通过饮食调节。如果拉肚严重甚至出现脱水,则需要干预治疗:

1、一般治疗   换不含乳糖的特殊配方奶,有的奶粉用玉米浆干粉制成的糊精代替乳糖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。

2、急症治疗   如患儿出现急性腹泻脱水,应及时补液,纠正水电解质紊乱。

3、药物治疗

益生菌制剂:多种益生菌制剂可以促进糖的消化及吸收,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,对于乳糖不耐受患儿,在其急性腹泻期使用益生菌制剂可有效缓解腹泻症状,增加乳糖的吸收。

乳糖酶制剂:在摄食含乳糖食品之前,适当补充乳糖酶制剂,从而提高机体对乳糖的消化能力,最终达到缓解病症的目的。

如何预防乳糖不耐受

由先天性家族基因遗传因素造成的乳糖不耐受,尚无方法可以预防。

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患者需要注意:

1、加强饮食卫生

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饭前便后勤洗手,保证饮食卫生,不吃不干净、霉变的食物,避免发生感染性胃肠疾病等。

2、尽快治疗原发病

在原发病引起腹泻症状的早期阶段,积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,尽可能减少腹泻对患者肠道黏膜造成的损害,以预防乳糖不耐受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