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
0728-5223120

关注

微信扫一扫
关注公众号

新生儿黄疸

发布时间:2023年06月05日
来源:

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是非常普遍的,50%以上的足月宝宝和70%-80%以上的早产宝宝,都可能会发生新生儿黄疸。大部分宝宝得的是生理性黄疸,无需特殊处理,多数宝宝会在一个合理时间范围逐渐消退。

当然,也有一部分宝宝得的是病理性黄疸,可能是因为溶血、感染、母乳喂养或者肝脏疾病等引起,需确认病因之后,进行相应的治疗。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有照蓝光、换血治疗、应用抗生素、暂停母乳喂养、口服益生菌等,极个别宝宝需要手术治疗。

可以自己网购蓝光灯治疗吗

不建议宝爸、宝妈自己购买蓝光灯在家中自行光疗。

第一,光疗是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专业技术操作,光疗前需要应用专用防蓝光眼罩、尿布对眼部及外生殖器进行遮挡保护,在光疗中需动态监测宝宝的相关体征。

第二,在家光疗受室温、湿度、哭闹、喂养等因素影响,很难保证效果,操作不当会导致烫伤和呛奶窒息等。

吃益生菌能够退黄疸吗

IMG_256

益生菌有退黄疸的作用,主要通过参与胆汁代谢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,促进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,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,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,从而降低胆红素浓度,缩短黄疸持续时间。益生菌治疗黄疸的效果与菌株种类有关,建议宝爸、宝妈在使用前咨询专业的新生儿科医生。

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止喂母乳吗

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目前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,主要是根据宝宝母乳喂养史、临床表现,排出其他常见的病理性黄疸后的排他性诊断,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。

IMG_257

一是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3~5天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,胎粪排出延迟,使得肠肝循环增加,导致其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,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;二是母乳喂养性黄疸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>12%。

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主要包括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,确保新生儿摄入足量母乳,必要时补充配方乳,已经达到干预标准的新生儿需给予及时的干预治疗。

母乳性黄疸通常出现于生1周后,2周左右达高峰,然后逐渐下降。若继续母乳喂养,黄疸可延续4~12周方消退;若停母乳喂养,黄疸在48~72 h明显消退。